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手錶 » 諾亞方舟兒童電話手錶

諾亞方舟兒童電話手錶

發布時間: 2024-06-29 23:31:03

⑴ 生命是什麼

盡管目前學術界還無法准確地給生命下一個定義,但生命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它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能夠自我復制;二是能夠新陳代謝。這兩種活動的進行,都需要能量,就動物和植物而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
誰是生命的基本單位?這個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實際上它是與生命的定義、生物的定義、生命起源等聯系在一起的。當今最令人深省的事實是:病毒、類病毒遠比細胞小千百倍(最小類病毒重僅47×104道爾頓,大的病毒重也只有2.9×103道爾頓,而細胞,即使以原核細胞的大腸桿菌為例,也重達8×1010通爾額),卻同樣能傳染疾病,同樣能繁殖,並因而對人類助健康及經擠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於能繁殖,我們必須承認它是生物。因為在自然史里我們舉不出一個生物不是本身能繁殖或者是繁殖者的後代的;同樣也舉不出一個能繁殖的物被認為是非生物的。繁殖是生命最無可爭議的特色。如果金幣能繁殖,我們准備馬上承認它也是生物。所以,想否定病毒、類病毒的生物地位,事實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這一觀念深入人心已一百多年,早已與細胞學說、進化論、基因論等融為一體構成強大的傳統力量了。當新的理論還未出現時,老傳統是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的,這要靠我們去排除干擾,去研究探討。

一、舊理論的脆弱

老傳統理論的支撐點其實是虛弱的,它們在歷史上之所以流行一時。只是由於有關真理尚未被認識。

1、細胞學說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這一認識的直接來源是細胞學說,它被譽為十九世紀的三大發現之一。影響之大不言而喻。但細胞學說根基是虛弱的.在推理上它立足於不完全歸納法。眾所周知,不完全歸納所得的結論不是肯定可靠的。施萊登(Schleidan)和施旺(Schwan)只是察看了1838—1839年之前人類已知的生物就提出細胞學說的。人們當然有權問一聲,有誰為他們擔保他們確已看遍了宇宙里的全部生物了呢?「是哪個上帝向他們保證過:在無限的時空里決不去創造出任何非細胞的生物呢?」#.果然,他倆所沒有見過的、無細胞結構的病毒、類病毒從1892年後陸續被人發現了.這兩類生物把上述對細胞學說的質疑變成了冷酷的事實,粉碎了細胞學說最後一絲僥幸取勝的希望。

用細胞學說作為論據來否定病毒、類病毒的生命,那隻是舊理論殉道者的唐.吉訶德感情的流露罷了,因為在邏輯上站不住腳.那就等於:首先我們沒有看完全部桔子就斷言「桔子都是好的」,然後發現竟有爛的桔子,便蠻橫地狡辯說由於「桔子都是好的」,所以這爛的肯定不是桔子。

判定病毒、類病毒的生命應依據判定—切生物生命的統—標准——生命的定義,決不能用片面的經驗總結來取代生命的標准。

2、原生質學說

舒爾茲(Schuldz)1861年創立了「原生質學說」,認為「原生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由於具有原生質的最小單位就是細胞,所以它是直接支持「細胞是生命基本單位」的。

然而該學說助理論依據也來自不完全歸納法,遭到的打擊也是1861年後的新事實:病毒、類病毒沒有原生質,卻能繁殖。所以上述對細胞學說的批駁對它是一樣適用的.

3、生物代謝說

用不能「獨立地進行新陳代謝」為理由來否定病毒、類病毒的生命,所依據的可以說是「生物代謝說」。

一百多年前,生物學家就從已知的諸生物里歸納出所謂的生物最基本特徵是「新陳代謝」。一百多年來生物學教科書里也始終這么說著。據說,病毒、類病毒專一性寄生於一定的活細胞,被用來證明它們自身不能代謝。病毒要藉助活細胞的代謝系統就被用來作論據,證明病毒是無生命的。

這里首先要指出的是,即使病毒(類病毒)真地不能代謝,當人們處於不完全歸納法所得結論與事實之間時,究竟誰更可信地可充當駁斥對方的證據?是能繁殖的病毒(一種事實)還是「新陳代謝」(一個不一定可靠的歸納結論)?「太陽總會在早晨升起」,這是歸納了多少億個日夜後的結論,但事實畢竟是終於有一天太陽會不在早晨升起的。難道面臨那一天我們應放棄事實,而堅信經驗:現在既是早晨,那太陽就該升起,所以那怕前面純屬虛空,它也一定就是太陽?

其次,病毒、類病毒真地不能代謝嗎?任何物(只要含有一分子以上的物質)如果它能繁殖,就不可能不代謝。因為它首先要把與自己同樣的物質分子製造出來,這就要有「同化」作用;至於「異化」作用,那更是萬物通性,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物能避免異化,能永恆不變的,任何物質的異化掛早晚要發生的。病毒在活細胞里繁殖,畢竟是病毒繁殖,而不是活細胞製造病毒。也就是說,活細胞並不會自發產生病毒,繁殖病毒都是在病毒進入活細胞後才發生的,是病毒自己起了決定性作用,造成了繁殖。所以,如果繁殖必定意昧著代謝,上述的主角是病毒而絕不是活細胞。活細胞只是被病毒利用的條件罷了。把病毒利用活細胞才麥現代謝指責為病毒不能代謝,這是把能力與現實混為一談了。能導電、能燃燒、能爆炸決不等於正在導電、正在燃澆、正在爆炸。性能是內在的,現實卻是物在環境中的實況,即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沒有一種性能是無條件地時時刻刻在體現為事實的。病毒、類病毒需要活細胞,但細胞代謝難道就不需什麼條件了嗎?我們確知,在-196℃的真空里保存的細胞都停止了代謝,那它們也就算不能代謝因而是無生命的了嗎?人必須要陽光、空氣、營養、溫暖才能生存,是不是也該算無生命的?應該提醒大家的是:歷史事實是人們把一切能繁殖的物認定為生物,而決不是只把正在繁殖或時時刻刻在繁殖的物規定為生物。

順便還想指出:「新陳代謝」究竟是什麼意思至今仍是含糊一片,沒有一本教科書里是有定義的。恩格斯早就指出:「新陳代謝本身既使沒有生命也可以發生」,並且列舉了一個製造硫酸的例子為佐證。當時的杜林(Doering)也和其它生物學家一樣,只得藉助在「新陳代謝」名詞之前冠上一個限制詞:「有機體的」或「生物的」,以示「生物的代謝」不問於一般。但正如「褲子」註明是「我的」並不能說明我的褲子有什麼特殊一樣,「這種解釋並沒有使我們前進一步」[2]。

實際上可以證明,生物代謝的特殊處在於它的「再生性」[3]。眾所周知,生物性資源(包活象羊毛、青黴素、胰島素、免疫球蛋白等)都屬可再生資源,其實這就是再生性代謝的結果。類病毒簡單到只含一種物質,卻依然是可再生的。再生性代謝的根本淵源在於有自復制物質,它是產生生命的原因[4]#。

4、生命的「現象觀」

病毒、類病毒只因為物質單純,可以結晶形式貯放瓶中,象化學葯品一樣長期存放,由此竟也被套上了「象無生命物質」的罪名,或者被列入「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過渡物」及「既是生物又不是生物」的難堪門類里去。後面這些歸類是違背形式邏輯的。這等於要我們承認:是非題可以有第三種答案或是與否之間有過渡物。對於「這是紅色的嗎?」可以答:「這是紅與不紅的色」。這是荒唐的。生命的有、無是矛盾概念。矛盾概念囊括了該種概念全部外延,不可能有空隙或過渡。男與女之間,還可以容有既男既女及不男不女,但在男與非男之間就不存在任何空隙了。

造成這種誤解的根源是流行一種看法,姑且稱它為生命「現象論」。這種看法把生命當作是些正在體現的現象,而不是種能力。人們要求有生命的東西是活龍活現的,至少是時時刻刻正在表現著生命現象(例如正在進行代謝)的。其實,生命是種能力[l]#。正因為是能力,所以判斷死亡有時是有困難的,甚至會失誤。一個人心跳呼吸停止了,該算死了,但若心肺復甦成功,那麼剛才一段時間里這人算死的還是活的?若生命是現象,則剛才生命現象已無,這人已屬死人。這么說,搶救竟把死人變成活人了。若是能力,則復甦成功正證明這人剛才雖心肺停止卻仍保留著被復甦的能力,只要這種可能性還在,這人就不能算死。1954年從加拿大凍土層中發掘出的羽扇豆後來發芽了,從而證明躺在地下的一萬年裡始終是有生命的,因為它一直保存著一種能力。難道它們就不像瓶里的化學葯品一樣毫無動靜嗎?費伯格說:「一種緩步類動物變乾燥後貯存在瓶子里,可以擱在架予上許多年,實際上象無生命的萊寥爾叔祖父的骨灰」[5]。

能力是物固有的,只要物在,它也就在。它與有否外因相配而得以表現是無關的。不能把沒通電的銅線說成是不導電的,也不能把未進入細胞的病毒、類病毒結晶說成是無生命的。有人把病毒、類病毒的起源放在了細胞的後面,理由就是若沒有細胞,它們就找不到寄主,無法表現生命現象,就不算是生物。按此說法,能導電的銅及能治病的奎寧都只准起源於文明人之後。生命、導電性、可燃性等物本性都不是與物共存的,而是依賴於外界條件是否具備的。這種認識太令人羞愧了。早在一百年前,難得涉獵生物學的恩格斯就已認識到了;「這些機能我們稱之為生命」[6],並且認識到;「蛋白質,即生命的唯一的獨立的承擔者」[7]。雖然限於當時條件,恩格斯誤把蛋白質(而不是把復制物質)當作生命物質,但生命是種能力以及能力只依賴該物物質本性等這些思想他是頭腦里一清二楚的。

由此可見,結晶以及毫無動靜而可被貯存絕不是生命的禁忌。或許我們將來要向太陽系外移居人類,會想到發射一隻有冷凍室的宇宙飛船。這只諾亞方舟式的船里保存著毫無動靜的冷凍型生物——保存生命但不體現生命,以度這太空間漫長的旅程;只是在到達目的地的星球後,才給予體現條件,讓生物在新星球繁榮昌盛。

二、怎樣正確地論證:誰是「生命的最小實體」?

先要定下格林威治子午線及赤道線,然後地球上每一點才都有了座標.力學在被牛頓認識到是研究質點的運動之後,質量、空間及時間(後二者是質點的活動舞台)便成了三維基軸,「克(質量)、厘米(空間)、秒(時間)」制便自然產生。一切力學單位都可由該制推出正反映了力學的各概念全由這三個基軸出發面引伸出來的。這是得出力學理論的正確途徑。若是擺脫基軸各立一套,就等於地球上立二個格林威治或三條赤道線——那隻能帶來索亂。

不言而喻,生命是生命科學的原點,生物學里的特定概念諸如生物、繁殖、遺傳等都應由生命派生出定義來,因為它們都是需用生命去作出解釋的。細胞的地位也應由生命演繹出來,而不應由誰另闢蹊徑地歸納出來,——那樣做等於在赤道之外又另立一個赤道。下面就依此邏輯而論證。

1、生命是什麼?

作者經過科學推理已經證實:生命就是物的「復制(自身的)能力」[1]」。這就是說,象類病毒、病毒那樣能復制自己的物,象一株豌豆能造成千萬株豌豆問世的物,象一對美奴利羊可造成千萬對美奴利羊生存的物,象諾亞方舟中所收容的由於保存了物種就能一旦有條件便可產生眾多同種物重新布滿全球的物那是有生命的。將來的機器人或許會有足以亂真的肌膚及生理功能,但只要它在本性上不具復制同樣機器人的能力,那它仍是無生命的;宇航員若在外空間發現一塊即使拙劣得象垃圾破爛一樣的物體,只要它有復制自身的能力,它也是有生命的.若有一天,人們制出的機器人真能復制自己了,那麼人就是創造了一種新的生物了,這種機器人以後就無需人再費心了,只要提供復制環境,就會源源不斷地制出機器人來。

可以如下地來檢驗上述生命定義的真實性:任何特殊規定下的特種物,當(也只有)撤除該規定(特色)後,就會成為非特種物。表明種的內涵(即特色)失去了。例如,撤除紅色,紅色物就成為非紅色物;撤除爆炸性能,爆炸物就成了非爆炸物了。而生物界,只要撤除「復制能力」,就立即成為非生物界了。本質上(而不是現象上、條件上)沒有復制能力的人獸草木,無論它們生長、應激、代謝、肌肉活動、呼吸心跳等多麼美妙,都與人工血球、人工心肺、機器人無異了。這些物與手錶一洋,何時毀壞就完了。諾亞方舟載滿的若是這些物,就與一般手錶無異,怎能期望它復興—個生物世界?相反,一個物即使象一塊結晶一般死寂(如病毒),只要它能復制,也就是能繁殖,誰能阻止它進入生物界?生命並不與結晶或呼吸命定地聯系一起,也不必然意味著細胞或肌肉或大腦,卻確實必須意味著有復制能力,它給了每一代生物以綿延後代的能力,使整個生物界有萬世永續的能力——這就是生物界的標志,是整個非生物界所沒有的。生命界一切其它巧妙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模仿(仿生學),唯獨這復制性卻是兩界的永恆差別(哪個非生物一旦學會了這本領,它馬上應升格為生物了)。

2、生物是什麼?

生命定義理應能演繹出生物的定義:生物就是有復制能力的物或能復制(自身)的物。

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物的呢?也就是說,生物的復制能力怎麼會有的呢?這是在了解生物的本質了。但這仍是可以演繹出來的。

假若有一個死囚,單獨關在牢房內,又確無人幫助,而他竟逃跑了,那麼結論很清楚:他靠自己逃跑的。

但如果囚犯是二個,分別在二個牢房裡,都逃跑了,那就不能武斷甲犯一定是靠自己逃跑了。因為可以只是乙是靠自己逃跑的。而甲是乙放跑的。

囚犯更多,方式就更多了,但總之有一點是肯定的:固然不需要每個囚犯都靠自己逃跑,卻必定要有(至少是一個)自己逃跑者(原發逃跑者).否則,既不會發生他放跑別人的事,也根本不會發生越獄這種事。也就是說,這類事里,原發逃跑者總是根本性原因。

同樣,如果生物內只含有一種成份(如類病毒就是)A,那麼該生物之所以會復制極易確定:一定是靠A自己復制了自己(自復制也有定義的,根本條件是A本身的存在是製造A的必要條件[4]#),即A是原發復制者。如果生物由二種成份組成,設為A及B。這時,需制出的產品有A及B兩種,而由誰制出的可能性有三種:或A或B或AB兼之。所以,制出二種產品全部可能方式有3即9種,詳見表:(圖略)

如果生物由三種成份組成,其復制途徑的分析更復雜了,此時產品有A、B、C三種,製造者就有7種可能,即A、B、C、AB、Bc、AC及ABC,故共有73即343種制出ABC的方式。很顯然,生物的組成成份越復雜,這種分析也越繁雜。但人們盡可以一一排列,用完全(數學)歸納法給予歸納,最後必得如下規律:生物的組成成份中必定要有原發(即它是以自己的參與為復制自己的必要條件的)復制者(至少一種)。原發復制者是造成生物有復制性能的根本淵源,生物組成物質中除去原發復制者成份之外都是些由原發復制者(直接或間接)派生制出的成份[4]#。這就是復制定理。它把生物產生的原因告訴我們了:生物的產生是由於世界上有復制物質——原發復制者。一切生物,要麼全系原發復制者——復制物質所組成(這種生物應稱為原發性生物);要麼只有局部是復制物質,其餘物質的復制完成是靠復制物質派生制出的(這種生物應稱為次生成繼發性生物)。兩者中復制物質都是造成生命的終極原因。

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是通過該表能預測未知元素的特性而事實又印證了這些預測,從而使全世界大為折服的。生命定義及復制定理也可作出預測,也將獲得事實准確印證,從而使全世界折服。

預言一是:一切地球生物體內一定都含有(至少一種)原發復制者。相應事實是:至今為止,人們只知道核酸(含DNA及RNA)是復制物質,而所有地球生物確實都含有DNA和/或RNA。

預言二是:一切生物要麼是原發復制生物,它們純由原發復制物質組成;否則必定是次生復制生物,它們是由原發復制者及其派生物質組成的。相應事實是:已知類病毒只含核酸一種成份,與我們預測的原發復制性生物相符;而除類病毒之外的生物(從病毒一直到人)都還含有非復制物質(如蛋白質、脂、糖等),與預測的次生復制性生物相符。

預言三是:一切次生復制生物的復制均以原發復製成份為淵源,復制物質不僅使自身復制還以派生制出為手段完成全成份的復制。相應事實是:

(1)除了類病毒(它是原發復制生物)的復制是「全或無式」的、瞬刻性成立、因而表明是直接復制外(類病毒分子復制完畢的前後,瞬刻間新生物由無到有了,而且新生物一成立就終身如此了,無須再生長,也無須什麼發育。可見,生物要麼還未成立,即無,那怕還差一個核苷酸也不行,還不是該種類病毒;瞬刻間,又非但成立且已完全無缺了。總之,新的類病毒作為一個新的生物以及作為其親體的一個復製品,這二件事是同時突然成立的),其它所有生物(從病毒到人)的復制都是「種子發育式」的、主體預成並經因果序列性發育時期的、非瞬刻性完成的。

類病毒的復制(不涉及具體機制)如圖一所示。它的復制與生物的成立是一步性的,這如同照片復制—樣,復制結束,照片也成立了。但在一個人或一棵豌豆卻並非如此。它們的復制與生物成立是分開的,二步完成的。我們見不到一個20歲的成年女子生下一個20歲的成年女子來,也見不到一棵豌豆一步性生下另一棵類似的豌豆植株來。這些事都是辦得到的,但必須二步走。第一步成人女子有一顆受精卵或者說晚一點——分娩一個女嬰,這第一步新的生物已經成立,而且它已是未來的成年女子的全部內因了,它因果性展開——生長發育20年,就完成了第二步——當年娩下女嬰的成年女子的復製品——另一個成年女子終於成立了。總之,作為一個新生物以及作為其親體的復製品,這二件事不是同時成立的。第一件先成立,並成為第二件事的內因,開端出一系列因果過程,過程的末端正好是復製品的製成。種子種到土壤里,到發育成親本生下它時的同樣模樣,所經歷的也是這種模式。所以這種模式我們就稱為「種子發育式」(因果序列式復制)的。人的復制可見圖二所示。(圖略).

I代與II代之間的D不能直接復制,而是先要由A復制A,D則只是A的因果序列派生物罷了。這一事實的實質是:根本的復制者只是A,D的復制完全是由於A能派生造成D。第I代的A能製成第l代的D,那第II代的A又為何不能制出第II代的D來呢?於是,從外觀總結局看,似乎D也會復制D了。可以說,生物界之所以在繁殖之外還會有生長發育現象,完全是因為有次生復制的緣故.

病毒比類病毒復雜不了多少,卻有質的分界。因為病毒已有了非復制物質(如蛋白質),所以像圖三所示,它們足「種子發育式」的.在l、II兩代之間,自復制的只有A,即病毒的核心;而其外殼是由A派生制出的,所以有B這個階段;最後核心與外殼裝配一起就成了C,本來C與C並無直接復制關系。再看細胞,如果按人或病毒模式,應該如圖四a那樣,C不能復制C,只有A復制A,再經發育至C。但現象上卻如圖四b1所示,似乎第I代C經第II代系列的A、B、C而制出了C。但實際上在第II代系列中每一步內保留著一個上一代的C,所以第二代實際上等於是A十C經B十C發展為C十C。這一事實(即A1=A十C,B1=B十C,C1=C十C)表明,第II代的個體相當於袋鼠,新生小袋鼠的成長是在大袋鼠的口袋裡進行的,所以准確計算小袋鼠的成長時應把大袋鼠扣除去才行。也就是A1、B1、C1都應除去C才能看清留下的是A、B、C的經過。於是得到了圖四b2的關系。這樣第II代的真正事實與圖四a中第II代系列相同了。同理,圖四b,中第I代系列也應扣除其再上一代的C,於是這第I代也與II代一樣了。最後,第II代的A其實是第l代的A所復制的,並非是第I代的C的復製品,所以圖四b2中第I代系列的復制應歸於A,終於這里的復制關系應如圖b3所示的那樣回到了圖四a的格式了。由此可見,細胞復制仍是「種子發育式」的,只不過這顆種子首先要種在上一代的親體中,即上一代的親體要充當下一代的先天內環境罷了。「種子發育式」復制是次生復制生物根本上起源於原發復製成份的明證。

(2)在物質復制上,地球生物的統一派生關系是:||核酸||(DNA及RNA)——蛋白質——其它有機物質,其中核酸用||線前後標志,表明它的新出現是靠自復制,而蛋白質的新生卻要由核酸派生,其它有機物質又要由蛋白質派生,表明它們的復制是依靠核酸直接或間接派生。這一事實表明自復制物質是地球生物物質得以成為「可再生資源」的根源.作為這一事實的強有力反證是:不可能有人能把生物的無核酸成份或無核酸部分培養成為一個生物體的。例如人的成熟紅細胞就不可能被培養成能傳代的細胞,更不用說用它來造就一個人了。若把它移入一個去核的卵里,也決無起色;但若把一個細胞核移入上述卵里,情況相反了,可以養育出一個生物個體來。為了繁殖一個人,並不是必須要保持復制原本整體的,一個人即便死去,他的遺留人間的冷凍精子可長期保藏,幾十年後尚可靠了它復制出它的淵源整體——一個成年男子來。一些機體(甚至人)的某些體細胞(如植物愈傷組織細胞)也可以完成一個機體的復制。而且一個細胞的復制也並非是一定要保持親本細胞的完整存在的。甲種細胞的核就足以製造出甲種細胞來了,只需供結復制條件罷了。例如當把這核移植到它種細胞質里,就可造成甲種細腕的繁殖。這里已充分證明核是有復制能力的,而質是沒有復制能力的。這情況猶如麥子種在土壤里,繁殖了麥子,而並沒有繁殖了土。從而證明麥子是生物,土壤是非生物。

預言四是:所有已知地球生物體內核酸成份是各該生物的最原初的本體物質,而根本不是什麼信息或信息的載體等。

以人體的一隻肝細胞來說,它在體外可被培養成功,它本身就是個生物。我們斷定的是:他的最原初本體就是核內部的核酸成份。若以一個人為例,他的最原初本體是當初受精卵所含的那些核酸(DNA及RNA)。

證明這一預言的證據是:核酸是決定生物各種性狀的物質這樣一件事實。世界上的物,其性狀都取決於該物原初本體,這是常識或公理,例如你有二物,其化學、物理性狀各異,給予種種外因處理,其相應變化也不同,為什麼?只因為二物原初炯物質是不同的。核酸若不是生物的原初本體,就不可能決定生物一生的性狀;反之,蛋白質等既不是決定生物一生性狀的物質,就絕不是生物的原初本體——以病毒V的核酸核心為例,它既可以與蛋白質外殼A配合,也可以與蛋白質外殼B搭配。可見,蛋白質A根本無法決定病毒V的一生。因為V可以與B匹配,從而與A毫無關系。顯然,病毒與V相同之所以是v而不是別的東西,完全取決於它有V病毒核酸,用這種觀點才能正確理解格里菲斯(Griffith)的細菌轉型現象:所謂的S型死菌,由於其DNA存在,生物本體實在尚末毀滅,它一旦遇合適環境,仍可表現復制性能。當將其注入R型菌體內,正好提供了這種機會。事實表明S型DNA與該菌體的搭配關系甚至比R型菌DNA與自身菌體的搭配關系還好,結果S型菌DNA反客為主,R型DNA反遭冷落.所以最後成為了S型菌而不是R型菌。格里菲斯現象的實質是:S型菌奪取R型菌的細胞體而獲得中興,R型菌則已死亡,所謂的「R型菌接受了新信息而發生菌型的轉變」是種誤解.這種誤解者總是以菌體(即細胞)為本體的,好像菌體是活的承受者,它能接受信息表達相應性狀似的。其實,菌體無復制能力,即無繁殖力,它根本無生命,怎能充任生物本體?我們永遠見不到一個能繁殖的無核酸細胞,盡管它提出什麼條件我們就提供什麼條件也罷.我們卻確實見到了單純的核酸(類病毒)是能繁殖的,不錯,它也要求一些條件,但不論條件多特殊,繁殖主體畢竟是核酸,也就是要不是這種核酸的參與,這種特殊條件內也不會自動製造出這種(類病毒)核酸來。蛋白質、原生質、無核酸的細胞等完全可能在自然界內獨立起源,甚至比生命物質(核酸)更早起源;但在生命界內,它們總是繼發的——只有當核酸等生命物質利用了它們以及製造了它們,使它們參與次生生物的組成,它們才步入了生命界。若在一個無核酸的星球上,蛋白質、原生質、福克斯式的「原始細胞」就是存在過億萬年,那裡也依然是無生命的自然界。若把R型菌「繁殖」出S型菌也算作R型接受信息後的正常繁殖,那麼我們同樣應該把細胞遭噬菌體侵襲,最後裂解,釋出千百隻噬菌體的現象也說成是「細胞接受信息後的一種繁殖」

3、生命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到現在已經是很清楚的了。既往學者脫離生命的本質去認識生物,就陷入形象經驗中去了。他們像孩子一樣,只注意醫生的打扮及聽診器、手術刀,以至認為醫生必須具備的是這些「特點」。其實醫生的根本特點是:具有醫療能力。要是沒有這種能力,那隻是個拿聽診器的人,決非醫生。生物與任何物一樣,總有個形象。日常看慣了,當然一看形象就知道什麼是生物。經歷千萬年經驗之後再來認清生命本質時,難免要受到干擾:以為什麼是生物只要憑人的感覺及經驗就足夠了,還以為生物就必備某些形象(如細胞、原生質、蛋白質)或特徵(如運動、生動活潑、獨立代謝等),這像孩子見到個沒有白工作服及聽診器的人就不認為是醫生是一樣的。

事實的發展邏輯與人的認識邏輯正好是相反順序的.事實是原子組成分子、元素發展出各種單質、化合物,這些又形成岩石、土壤、萬物。而人們首先認識的卻正是這最後形成的岩石、土壤、萬物,很久之後才知道它們是些化合物或單質,最後才知道它們都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一個少年進入產房及嬰兒室,會感到房屋設施對新生兒的強大保護力量,也會感到嬰兒床、襁褓對嬰兒的直接保護作用。在這里,嬰兒似乎是最脆弱無力的,它的生存看起來肯定是依賴於產房、嬰兒室、床及襁褓的。但實質上,這幾種物的主從關系是這樣的:人(嬰兒雖小,卻是人)派生製造出各種用具或工具(從房到襁褓都是)。人——用具,這是實際的派生關系。而用具控制著人(嬰兒)的生存條件,似乎投有它們人就活不下去,那隻是一個斷章取義的鏡頭,不考慮實際製造關系的錯覺。生物界中核酸與蛋白質也是同樣的關系。根本上說,是核酸製造了蛋白質,然後,先已製成的蛋白質又在下一輪核

⑵ 讀書郎學習機那麼多型號,哪一款比較好

當然最新款讀書郎C20Pro,前後雙攝,還有有800萬前置升降攝像頭。擁有 12英寸超清大屏,IPS高清潤眼屏幕,還有十大護眼功能。

「讀書郎」商標穩定的矩形象徵讀書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有著堅實基礎、值得信賴、永續經營的教育科技企業。

以紅色為主色調,象徵「讀書郎」熱情、健康 、快樂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希望帶給孩子快樂的學習經歷。


讀書郎

讀書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在線教育、科技創新、智能硬體研發為一體的教育科技企業,始創於1999年。

讀書郎營銷網路遍布全國城鄉各級市場,目前五大教育研究院,在中山和珠海分別有兩座產品研發中心,製造基地位於廣東中山。

產品包括:學生平板、兒童平板、電話手錶、教育直播平台、AI智能學習系統、智慧課堂、教育資源平台等,為中小學生提供整體高效的個性化學習方案。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本分、用戶導向、創新、結果導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讀書郎

熱點內容
阿瑪尼面膜手錶是真的嗎 發布:2024-07-02 03:41:09 瀏覽:659
潮牌neff手錶怎麼樣 發布:2024-07-02 03:41:08 瀏覽:779
香奈兒不掉色口紅 發布:2024-07-02 03:36:09 瀏覽:2
機械表怎麼讓指針停下 發布:2024-07-02 03:30:09 瀏覽:459
香奈兒絲絨91試色 發布:2024-07-02 03:19:24 瀏覽:426
貓頭鷹眼手錶哪個好 發布:2024-07-02 03:10:07 瀏覽:120
阿瑪尼手錶機械男款式鏤空自動機械 發布:2024-07-02 03:08:45 瀏覽:737
華為智能運動心率監測手錶 發布:2024-07-02 03:04:40 瀏覽:228
怎麼使用電子手錶 發布:2024-07-02 02:59:52 瀏覽:199
dw手錶產地怎麼樣 發布:2024-07-02 02:55:10 瀏覽:82